建設山東能源研究院是省委、省政府面向國際國內能源發展大勢和山東省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而提出的重要舉措,對于搶占國際能源科技競爭制高點,支撐國家能源創新體系建設,提升山東省能源科技創新能力,服務山東省能源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以及支持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發展、爭創國家實驗室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展定位。面向國家能源戰略需求和世界能源科技前沿,立足山東能源產業發展重大需求,開展潔凈能源科技基礎性、前瞻性和重大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究,創新“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形成集前沿技術研發、人才集聚培育、優勢產業育成和科技創新服務為一體的國際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持續為山東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發展目標。利用十年左右時間成為能源技術創新策源地、能源領域科技創新人才高地、中科院等相關成果在山東落地轉化的平臺以及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期目標。到2023年,集聚以院士、杰青、長江學者等牽頭的1600人左右的高水平人才團隊,建成先進光源等大科學裝置,搭建5個以上功能實驗室,在山東落地轉化60項以上重大成果,孵化企業50家以上,爭創1個以上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撐生物能、太陽能、氫能與燃料電池等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服務煤、石油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建設模式與體制機制。研究院由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共建,依托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等單位,在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的基礎上,聯合省內外能源領域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共建。實行領導小組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院長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所長擔任,山東省委派一名領導擔任副院長或者副書記。按照中科院下屬研究機構進行管理,并積極探索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研發機構。
重點建設任務。一是開展先進光源、能源大數據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和建設,未來爭取獲得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立項。二是聚集由20名院士牽頭的總規模達到1600人左右的高層次人才團隊。三是聯合省內外研究機構和高校,先期建設化石能源、太陽能、生物能源、先進儲能、氫能與燃料電池等功能實驗室。四是聯合國家能源集團、神華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兗礦集團、濰柴集團、北京新能源汽車青島公司、青島國軒電池公司等能源龍頭骨干企業共建10個左右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五是加強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建立以培養碩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為主的人才培養體系,聯合企業培養高水平技術人才和工程化人才。六是成立百億級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基金、建設一批產業化示范基地,落地轉化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七是探索構建靈活高效開放的引人用人和科研組織模式,實施更加靈活的分配和激勵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推動重大成果產出與轉化。
附件下載: